加拿大作為一個熱門的旅遊、學習和工作目的地,每年吸引大量香港人前往。無論你是計劃短期旅遊還是探親,了解加拿大簽證的最新規定至關重要。本文將詳細解釋香港人入境加拿大的要求、簽證類型、申請流程等,幫助你順利辦理加拿大簽證。
香港人入境加拿大最新規定
根據加拿大政府的官方規定,持有特區護照的香港人,如以飛機方式短期入境加拿大(包括旅遊、商務、探親等目的),無需辦理傳統簽證,但必須申請電子旅行証(eTA)1。該電子旅行証有效期通常為五年,或者直至護照到期,並允許在加拿大停留最長6個月2。
若以陸路或海路方式入境加拿大,則一般不需要eTA,但仍需符合其他入境條件,如持有有效護照、有足夠資金及離境意圖等。對於加拿大的永久居民或公民,入境只需出示相關身份證明文件即可,無需申請eTA。
至於過境轉機,是否需要過境簽證需依具體情況而定,通常如果持有eTA且符合條件,且轉機時間符合規定,便無需特別簽證。
香港人去加拿大需要簽證嗎?
香港人前往加拿大短期停留(如旅遊或商務)通常不需要辦理簽證即可停留最長6個月,只要申請eTA即可。eTA的申請過程簡單,在線上完成,通常在數分鐘內獲批,有效期最長5年或至護照到期為止。
然而,若該香港人並非持有特區護照,則需申請臨時居民簽證(TRV)3;如因有犯罪記錄而不符合eTA資格,則可以申請臨時居民許可證(TRP)4。
BNO持有人是否需要辦理加拿大簽證?
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人,同樣免辦傳統簽證,但需申請eTA進入加拿大。BNO護照被視為英國發行的護照,因此享有與英國公民類似的免簽待遇1。
若BNO護照持有人計劃長期居留加拿大,則需依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移民途徑,例如加拿大的畢業生類別(Stream A)或有工作經驗的類別(Stream B)。這些途徑屬於永久居留申請範疇,不適用於短期訪問。
加拿大簽證類型
加拿大簽證分為多種類型,主要依據入境目的分類。以下是常見類型:
- 電子旅行授權(eTA):適用於免簽國家/地區公民(如香港護照持有人)以飛機方式短期赴加拿大旅遊或商務,有效期5年或至護照到期為止。eTA不適用於陸路或海路入境,且不允許在加拿大全職工作或學習超過規定期限。
- 臨時居民簽證(TRV):適用於旅遊、探親及商務等短期停留,一般允許單次或多次入境,停留期限通常最長為6個月,需要注意這類簽證不適用於香港人。
- 過境簽證(Transit Visa):用於在加拿大轉機,停留少於48小時,無需支付費用,但須遵守轉機區域規範,不得離開機場管制區。
- 超級簽證(Super Visa):專為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的父母/祖父母設計,允許每次停留最長5年,需證明醫療保險及財務支持。
- 學生簽證(Study Permit):必須持有有效學習許可才能在加拿大全日制學習超過6個月的課程,短期課程(少於6個月)通常不需要學生簽證。
- 工作簽證(Work Permit):外國人在加拿大工作所需,依申請類型不同(如臨時工作或特定計劃)有不同申請條件,申請工作許可需證明符合勞工市場需求、健康和安全要求等。
加拿大簽證的所需文件
申請加拿大簽證時,需準備完整文件。以eTA為例:
- 護照:有效的旅遊證件(護照),須在申請時持有效期,且通常須覆蓋整個預計停留期。eTA電子授權會與護照電子綁定。
- 電子郵件:申請後用於接收批准函email。
- 信用卡或銀行卡:支付7加元申請費用。
如需申請其他種類的簽證,則按簽證類別準備不同文件:
- 有效護照
- 護照有效期須涵蓋整個申請期間,且需有至少一頁空白頁。
- 護照需簽名。
- 申請表格
- 訪客簽證及其他臨時居民簽證使用申請表:IMM 5257。
- 學生簽證使用申請表:IMM 1294。
- 家庭成員資料表:IMMs 5707(或5645,視情況而定)。
- 證明文件
- 旅行計劃(行程安排、機票預訂等)。
- 財務證明(如過去4個月的銀行帳戶明細),證明有足夠資金支持在加期間的生活、學習或旅遊支出。
- 邀請函(如探親訪友需由加拿大邀請人提供)。
- 工作證明、學校錄取通知書或其他相關資格證明。
- 兒童申請人
- 翻譯文件
- 其他
- 體檢報告(視簽證類型及個人狀況,需由指定醫療機構出具)。
- 無犯罪記錄證明(如適用)。
- 生物辨識(指紋及照片)完成證明。
- 根據個案和簽證種類,IRCC會提供使用文件清單(IMM 5484),明確列出需提交的所有文件。
- 繳費收據
申請人可透過官方線上平台MyCIC提交,系統會根據申請內容自動產生個人專屬文件清單,方便申請人準備齊全。
加拿大簽證的相片要求
簽證相片須符合嚴格規格,以確保申請順利5:
- 尺寸:35mm x 45mm(1 3/8" x 1 3/4")。
- 頭部大小:頭部高度(從下巴到頭頂)應在31毫米至36毫米之間。
- 背景:背景必須是純白色或非常淺的淺色,且不得有陰影、漸變或紋理。
- 品質:照片需為高品質彩色相紙列印,圖像清晰,色彩自然,不得過曝或曝光不足。
- 姿勢與表情:申請者需正面直視鏡頭,面部居中且肩膀也在照片範圍內,嘴唇閉合,表情自然且不微笑或皺眉。
- 眼鏡與配飾:可佩戴無色矯正眼鏡,但眼睛不得被鏡框遮擋,鏡片不得反光;不可佩戴太暗的眼鏡或太大的飾品遮擋面容。宗教頭巾可佩戴,但必須露出五官。
- 其他要求:
- 照片背面需用英文寫上申請者全名及出生日期(格式為日/月/年)。
- 需提交兩張相同照片。
- 特別說明:如果申請需要生物識別(指紋和照片),則不需另外提交紙本照片,因為生物識別時會現場拍攝。
若申請生物識別,則無需紙本相片。
加拿大簽證費用
加拿大簽證費用依類型而定:
簽證類型 | 費用(加元) |
訪客簽證(含超級簽證) | 一人申請:$100 家庭申請(5人或以上):$500 |
過境簽證 | 免費 |
學生簽證 | $150 |
工作簽證 | $155 |
eTA | $7 |
加拿大簽證申請步驟
申請加拿大簽證的步驟如下:
- 確定簽證類型
- 使用加拿大移民、難民及公民部(IRCC)官方網站工具(如自助篩選器)確認是否需要簽證或電子旅行授權(eTA)。
- 根據旅行目的選擇合適簽證類型,如訪客簽證、學生簽證或工作簽證。
- 準備文件
- 根據IRCC系統生成的個人專屬文件清單準備必需文件。
- 文件類型包括有效護照、申請表格(如IMM 5257)、旅行計劃、財務證明、邀請函、工作或學習證明及其他相關證件。
- 如需翻譯,應提供由認證翻譯人員出具的文件及宣誓書。
- 在線填寫申請表格
- 登錄IRCC官方線上申請平台MyCIC,依指示填寫申請表格(如IMM 5257、IMM 1294等,根據簽證類型定)。
- 回答相關問卷,提交完整資料。
- 支付申請費用
- 使用有效信用卡或借記卡在線支付簽證費用及相關生物辨識費用。
- 保存及列印支付收據。
- 提交申請
- 在線上提交所有文件及申請表。
- 若申請類型要求生物辨識(指紋及照片),需在IRCC指定的簽證申請中心(VAC)預約並完成此程序。
- 某些情況下,申請人可能需寄送護照或紙本文件至VAC。
- 追蹤申請進度
- 通過MyCIC帳戶持續監控申請狀態。
- 如需提供補充文件,應及時提交。
- 獲批及後續
- 簽證批准後,申請人會收到通知。
- 按要求寄送護照(如適用)以貼簽證貼紙。
- 準備入境,加拿大海關將根據簽證或eTA核准入境權。
申請加拿大簽證注意事項
申請時需注意以下事項,以避免拒簽:
- 證明離開意圖:提供工作、家庭或財產證明,顯示你會返回香港。
- 完整申請:確保所有文件齊全,避免遺漏。
- 財務證明:證明有足夠資金支持旅行。
- 醫療要求:若停留超過6個月,可能需體檢。
- 誠實申報:任何虛假資訊可能導致永久禁入。
- 特殊情況:若有犯罪記錄或健康問題,需額外解釋。

不論是升學或是移民,加拿大一直都是港人熱門之選。大家除了要留意加拿大簽證政策外,同樣都需要在生活上做好各方面的準備,當中包括將匯款寄至加拿大,以方便早日投入新生活。就此,你可以考慮透過Wise匯款到加拿大,把握更快的效率為自己及家人建立一個新的家園。
Wise支援匯款超過45種貨幣至超過140個國家,只要透過轉數快等方式轉賬至Wise的香港銀行戶口,Wise就會為你將匯款發送至指定銀行或電子錢包戶口,例如支付寶和微信。與傳統銀行不同,Wise一律採用市場中間匯率兌換貨幣,絕無匯款加價,另加一筆匯款費用,明碼實價。因此,即使進行大額匯款,Wise收費仍然比起傳統銀行便宜。此外,Wise設有匯款追蹤功能,讓你隨時查看進度,最快甚至可以即時到賬。
了解更多Wise國際匯款服務
資料來源:
- Government of Canada: Entry requirements by country or territory
- 入境事務處: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免簽證或落地簽證情況一覧表
- Government of Canada: Guide 5256 - Applying for a visitor visa (temporary resident visa) - paper application
- Government of Canada: What is the temporary resident permit fee waiver for criminal inadmissibility?
-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Canada: Visa application photograph specifications
- Government of Canada: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application fees
資料搜集日期:2025年8月13日
*請參閱使用條款及你所在地區的產品可用情況,或瀏覽Wise的費用與定價,以了解最新的定價和費用資料。
此出版物僅提供一般資料,並不構成法律、稅務或來自Wise Payments Limited或其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任何專業建議,並且不能取代財務顧問或任何其他專業人士提供的建議。
我們概不以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形式陳述、保證或擔保該出版物中的內容準確、完整或及時更新。